华兹华斯的《丁登寺》与“想象的共同体”的书写
【出 处】:
【作 者】:李增
【摘 要】多年来学界对《丁登寺》的"社会-历史"研究范式未能跳出"法国革命"与"国内现实"的窠臼。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民族主义理论被引入浪漫主义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开始从这一视角审视华兹华斯的诗歌,其中一些著述也谈及《丁登寺》的民族主题。本文认为《丁登寺》是一首委婉表现民族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丁登寺"和"瓦伊河"这两个极具英国特征意象的再现与描写,从时间上追溯英国历史,在空间上展现英国景观,诠释了他对正在形成的不列颠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表达了成为一个民族诗人的自我意识和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上书写"不列颠性"、建构民族身份、实现民族认同的愿望。
相关热词搜索:想象共同体; 《丁登寺》; 不列颠性; 民族身份;
上一篇:冈仓天心的中国之行与中国认识
下一篇:最后一页